1876年10月,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签订“买断吴淞”铁路条款,但道路建设仍在“公司”上继续进行,上海至吴淞全线于1876年12月1日建成通车。1875年,英国商人怡和(Jardine Matheson)组织“吴淞 Road 公司”将铁路设备从英国运到中国,私自修路,淞沪铁路名称的由来淞沪铁路[吴淞(“宋”)至上海(“上海”)铁路]中国第一条铁路。
1、淞沪铁路名字的由来淞沪铁路[吴淞(宋)至上海(上海)]中国第一条铁路。从上海到吴淞经江湾,长约14.5公里。1875年,英国商人怡和(Jardine Matheson)组织“吴淞 Road 公司”将铁路设备从英国运到中国,私自修路。1876年8月,一名行人被火车撞死,群众群情激愤。“公司”列车被迫停车。1876年10月,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签订“买断吴淞”铁路条款,但道路建设仍在“公司”上继续进行,上海至吴淞全线于1876年12月1日建成通车。
2、 吴淞铁路的历史背景中国人对铁路的建设有不同的看法。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始于19世纪30年代末,李熙在《英国简史》中说:英国“已建成(汽车动力)旱路,乘火车出行一次性可行。”郭在《贸易通志》中详细记载了西部的铁路情况,并提出铁路“亦应中国之法”。洪仁玕甚至在《资政新篇》中提出了修建铁路的计划:“在11省之前,连接11条大公路,是全国的主线”。
然而,中国幅员辽阔,交通闭塞。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,以英国和美国为主的西方商人和官员试图通过建议、请求和利诱等各种手段在中国修建铁路,但是西方殖民者带给中国的很多东西都是侵略性的,或者是殖民主义的象征。所以洋务官僚虽然在洋务运动中看到了铁路的优势,但出于维护主权的考虑,坚决反对修建铁路,当时清朝官员认为,修建铁路有三个坏处:一是“资敌”,有利于洋人侵国;二是“有病的人”,占用大量农田,拆毁房屋坟墓,破坏风水;第三是“失业”。铁路建成后,沿线的船工、店铺就没了生计,肯定会聚集成土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