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由旺镇:由旺镇-1/位于施甸县坝北端,距县城18公里,距保山市区45公里,一直是施甸县。施甸县截至2019年3月有多个乡镇,施甸县下辖五镇八乡,即:1,五镇:杨典镇、太平镇由旺镇、仁和镇镇、遥观镇。
1、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在我国漫长而波澜壮阔的历史上,曾经有一个逆天而战的鹰族,后来神秘消失了。这是契丹。契丹的本义是“熟铁”,意为强壮。这个凶狠、好斗、好战的民族,确实花了两百多年的时间对长城内外进行鞭挞,辉煌一时。但令人称奇的是,这样一个傲慢的民族,从明朝开始就集体消失了,人们再也没有他们的音讯。契丹人去哪里了?
寻找这个失踪的民族已经成为一个吸引人的历史谜团。从神秘中来,走在神秘中,契丹是一个神秘的民族。自从它们在历史上出现以来,神秘的色彩就伴随着它们。关于契丹的起源,人们只知道一个传说:男人骑着白马从黄河(今西拉木伦河)而来,女人骑着青牛从商河(今老哈河)而来。他们相遇,结婚,生了八个儿子。后来他们的八个儿子分别繁衍成八个部落,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契丹。
2、云南省保山市 施甸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所属: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拼音:施甸县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境,怒江东岸,保山市南部,东经98° 54′至99° 21′,北纬24° 16′。东与昌宁县隔库克河相望,南以蒙波罗为界与临沧地区接壤,西与龙陵县隔怒江相望,北与隆阳区接壤。县城距保山市政府60公里,距省会昆明654公里。概况施甸地处温暖气候区,气候常年温暖,雨量充沛,年平均气温17℃左右,年平均降雨量945毫米..
全县东西最大横向距离45公里,南北最大纵向长度79公里,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。耕地总面积30万亩(水田12万亩,旱地18万亩),人均耕地0.98亩。施甸县城矿产资源丰富,其中以铅锌矿最多,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。有泥炭、汞、钼、锑等。,仅泥炭储量就达155万吨。县内有一些温泉,如石瓢、潭泥、黑顶、葫芦口等,对治疗皮肤病和风湿病有很好的效果。
3、云南省 施甸县有多少年的历史?哀牢部落生活在夏商周时期,西汉时属不畏郡。南北朝(齐)时改称布剑县,南诏时属永昌郡,大理时属宋,元十一年(1274)设施甸龙官司,划归康禄镇,明代改称施甸龙官司。清顺治六年(1649年),设立平邑郡;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设施甸巡馆,转永昌府;民国元年(1912年)设为施甸分而治之县,1932年并入保山县。建国初期,1950年有四、五、六区,隶属保山县。